丹麦为何要顶住美国压力,放行“北溪-2”项目
丹麦现在不放行也不行,因为环保问题,丹麦自己更大的天然气开采停产,接下来他们要么从挪威进口天然气,要么就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简单的说,丹麦现在自己需要进口天然气,而进口的两个对象,要么是挪威,要么是俄罗斯。
(从图片可以看出,如果丹麦不同意,人家也可以往北边一点绕开他的经济区域)
如今由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几大能源公司一起合作的北溪2号项目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铺设,基本上就差丹麦经济区的铺设未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丹麦总部能说对欧洲几个大国说,我不能让你在我的经济区内铺设管道,我要要从挪威进口天然气,我要与挪威铺设管道,这不是显的很愚蠢吗?
先不说铺设管道会涉及到管道铺设的费用问题,还要考虑工期的问题。
假如丹麦选择进口挪威天然,那么他就要与挪威双方一起出资铺设管道,这首先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更严重的是,丹麦要是这么做的话,相当于直接得罪了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这是把欧洲所有法国的得罪,他肯定没有这么傻。
美国对丹麦施加的压力的确不小,但这个压力与丹麦的长期利益来讲算不上什么。
据欧洲时报10月31日报道,近日,丹麦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放了许可,允许俄气在丹麦专属经济区铺设管道。由此,丹麦也成了最后一个放弃抵抗“北溪二号”的国家。
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是由俄罗斯主导建设,由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多国企业投资建设的一条穿越波罗的海的输气管道。北溪-2号管道将穿过俄罗斯、芬兰、瑞典、丹麦和德国领海,绕过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和乌克兰两国。
美国从一开始就反对北溪-2号项目的实施,所以千方百计地阻止该项目实施,美国还不惜威胁制裁参与该项目的欧洲公司。但是鉴于该项目对欧洲能源供应的重要性,该项目参与国家都不惧美国的施压,一直支持该项目的实施,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2100公里管道的铺设。
美国不断地向丹麦施压,要求丹麦阻止北溪-2号管道在丹麦海域铺设,此前由于未获得丹麦的铺设许可,导致项目工期被推迟。但是,随着环保问题的出现,丹麦停止了国内天然气矿的开采,这使丹麦不得不寻求从挪威或者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丹麦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就不顾美国的施压,向俄气公司发放了铺设管道的许可。
所以,国家的对外政策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美国反对俄罗斯建设北溪-2号天然气工程,一方面是担心欧洲盟友对俄罗斯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是为了向欧洲盟友出售自己的液化天然气。而欧洲参与项目的国家作为北溪-2号的受益国,从一开始就坚决支持北溪-2号的建设,丹麦为了自己能够获得北溪-2号的供气,放行北溪-2号势在必得。
丹麦为什么要阻止“北溪-2”项目的实施?这很显然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决定,因为俄、德两国签署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俄罗斯与欧盟共同认可的能源项目,丹麦 *** 如果阻止该项目,就会立刻站到欧盟的对立面上,并因此承受巨大的政治压力,而这种压力很显然是丹麦 *** 所不能承受的。
所以丹麦 *** 仅仅是出于“立场一致”上的考虑,就不会选择在这个问题上跟欧盟作对,毕竟丹麦自己本身就是欧盟成员国之一,肯定要支持这个项目。
此外丹麦 *** 即使想要否定该项目,也是十分困难的,原因就是“北溪-2”项目需要铺设的管线,全部都位于波罗的海的海域中。
整条线路中除了经过丹麦伯恩霍尔姆岛的一段线路,出于节省成本的目的,需要经过丹麦的领海以外,其他线路路段基本上全部都出于公海区域内,俄罗斯方面的管线施工根本无需任何一个国家的批准。
因此对于丹麦 *** 来说,就算他们不想“北溪-2”项目顺利实施,也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阻止天然气管线完成铺设,顶多只能让俄罗斯方面在铺设管线时绕开丹麦领海,最终只是增加一部分施工成本而已。
但如果丹麦敢这么干的话,以后从俄罗斯过来的便宜天然气估计就没有他的份了,所以只要丹麦不傻就不会阻止,毕竟便宜的天然气谁都喜欢,包括丹麦 *** 在内。
对于丹麦 *** 来讲,“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也是丹麦 *** 所想要的,因为这个项目对于缓解本国的能源压力,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由于丹麦地处气候寒冷的北欧高纬度地区,每年在冬季供暖方面的能源需求量很大,但由于丹麦没有自己的油气田,结果导致每年在动机采暖问题上,大量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国内的需要。
丹麦放行“北溪—2”项目,一是利益趋势,二是为了一个美国而得罪整个欧洲得不偿失。
普京在“北溪—2号”管道上签字
自美国页岩油革命后,便盯上欧洲这个消费大市场,而后以“欧洲能源安全”为由,抢占俄罗斯市场份额,并逼迫欧洲国家接受高油价。
事实上美国这个理由并不成立,过去俄罗斯确实经常拿天然气掐欧洲的脖子。但一旦美国形成垄断,这种情况同样会发生。
让美俄之间竞争是符合欧洲利益的,一方面可以摆脱受制于人。
另一方面,一方垄断欧盟没有议价的权力,有了竞争欧洲才能用得上廉价的天然气,因此“北溪—2号”项目欧洲国家都是极力支持的。
其实建设“北溪—2号”丹麦也是受益者,但由于美国施加压力,丹麦不得不在过境问题上卡了两年多。如今丹麦突然改变态度,批准了俄罗斯的请求,主要也是逼不得已。
首先,丹麦如果不同意“北溪—2号”管道过境,就得从挪威获得天然气,舍近求远势必会增加不少费用。并且成为“北溪—2号”中转站,丹麦每年还能收取一些过境费。
为了美国,而放弃本国的利益,即使丹麦 *** 同意,丹麦民众也不会答应。
其次,丹麦原本拒绝的理由是污染环境,迫于无奈俄罗斯开发商又重新提交了替代路线。
丹麦之所以顶住压力放行“北溪-2”项目,是因为大势所趋。何谓“顶住压力”?就是无视美国的警告与威胁,让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直通欧洲。何谓“大势所趋”?就是“北溪-2”项目无论从任何层面来讲都是有利于欧洲的,该项目不会损害欧洲的利益,损害的只是美国的利益,只要能够清楚的权衡该项目实施和美国阻拦之间的利弊,都会选择前者。
“北溪-2”项目对欧洲的意义
“北溪-2”项目旨在铺设一条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通往德国的海底天然气管道,简单点说就是绕开乌克兰把天然气输送到德国,输送到德国也就等同于输送到了整个欧洲。据预测该项目完工后,俄罗斯通过该管道输送的天然气达到550亿立方米,可满足欧洲10%的天然气需求。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量极大,而纵观全世界只有俄罗斯开出的价格更低,天然气属于能源,不是说断就断的,也不是说用个三两天就不用了的,所以欧洲需要稳定且低廉的天然气供应,这也是俄罗斯更大的优势。
丹麦放行“北溪-2”项目顶住了哪些压力?
“北溪-2”项目管道总长度1230千米,俄罗斯、芬兰和瑞典水域的铺设都已竣工,而丹麦段管道是该项目建设的最后一环。也就是说只要丹麦段管道铺设完毕,那么俄罗斯的天然气将源源不断的流向欧洲。但是这种结果损害了某些国家的利益:
一是乌克兰,乌克兰与俄罗斯天然气合作项目到年底合同到期,虽然合作中出现了拖欠费用、中断天然气流通等矛盾,但是乌克兰从中获得的利益远多于这些矛盾带来的麻烦,现在俄罗斯绕开乌克兰了,既造成了乌克兰的经济损失,又让乌克兰少了一个“卡脖子”的手段;
二是美国,美国一直想打入欧洲天然气市场,但是欧洲不太能接受美国开出的价格,德国无视美国的威胁与俄罗斯开展“北溪-2”项目合作,也是为了让欧洲多一种性价比高的选择。现在俄罗斯的管道差最后一段就能完工了,美国自然着急,这样欧洲就更不需要美国的天然气。而且美国还担心俄罗斯通过该项目拉进与欧洲国家的距离,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力将大打折扣。
丹麦这一次能够在最后关头做出抉择,也是因为芬兰、瑞典开了头,而且还有德国在最前面顶住,美国再怎么算账也算不到丹麦 *** 头上来。丹麦 *** 这次顶住的是美国的压力,成全的却是整个欧洲,所以丹麦与其他欧洲大国捆绑的更紧了,自然也就有了无视美国、放行项目的底气。
一家丹麦银行推出了世界首例负利率按揭贷款——房贷年利率为-0.5%。你的看法
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负利率贷款在我们看来,好像是天方夜谭,但在发达国家,其实不少见。主要是发达过啊急已经进入一种经济停滞的阶段,要通过 *** 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
就说丹麦,这是安徒生的老家,属于地广人稀的北欧国家。人口只有500多万,国土面积为4万多平方公里。也就是人口只有中国一个中型城市的量,国土面积却又跟中国某个省份那么大。
而且丹麦经济发达,社会福利极好。2012年,丹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到达了五万多美元。
1、丹麦教育全免费,从出生到死,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从成人教育,在丹麦全是 *** 买单。
2、每位国家公民都享有免费的医疗体系,而且,每位居民还拥有一位为自己服务的社区医生,平时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提供建议,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
这就是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
然后我们回到问题本身。推出世界首例负利率按揭贷款的是丹麦日德兰银行。
利差是银行收益重要部分。负利率按揭贷款让人感觉银行在做亏本买卖,但买的不如卖的精,这是不可能的。
首先是,存款利率为0。
评论员门宁:
以前我们把低于实际通胀率的利率称为负利率,比如日本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就实行了负利率,来减轻实体经济的压力。但是丹麦一家银行的做法,让我们真正见识了负利率。根据媒体报道,丹麦日德兰银行向购房者提供利率为-0.5%的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为10年,震惊了世界金融圈。
相信大家一定羡慕嫉妒恨,恨不得跑到丹麦去贷款。不过银行并不是冤大头,他们负利率给购房者提供按揭贷款还是有钱赚的,因为不光贷款利率为负值,存款利率也是负值。根据媒体的报道,目前在丹麦存款1年需要支付0.6%的管理费,也就是说存款利率为-0.6%,银行把钱按照-0.5%贷出去竟然还赚了0.1%的利差,真是让笔者大开眼界。
丹麦的存贷款利率如此低,主要是为了 *** 居民投资和消费,不要把钱存在银行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丹麦的经济不太景气,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丹麦最近十年GDP没有增长了。想必银行也是很无奈。
还有资本家免费给底层服务这好事?那是不可能的!
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确实震惊了,我当时就想怎么可能有这种好事发生呢?这一定是不真实的,怎么可能有资本家有这么好的善心呢?
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资本家生产的牛奶过剩了,但是宁愿倒掉,也不免费发给贫苦老百姓。那么现在,也有一些例子,比如房子卖不出去,宁愿炸掉它也不能低价售出,其实都是是一样的。
近日,丹麦第三大银行日德兰银行宣布,将向客户提供年利率为-0.5%的10年期贴息购房贷款。据信,这是全球金融业首个负利率贴息房贷业务。
但实际运作却较为复杂,银行还会收取手续费,贷款人最后仍需要取得房贷而付费,不会因此赚钱。最终,房贷贷款人最终还的钱可能会比借的还要多一些。
看到了吧,最终你还的钱比贷的款还要多,这就不是负利率了。
所以,负利率就是个噱头。
这事不可能的原因还有一点,银行是比较传统的金融机构,它不是一个互联网。
在互联网领域其实还是有很多这种贴钱让你享受互联网服务,甚至给你钱,让你去体验的一些活动,比如你看文章,有钱拿,但这也是给这个平台做了贡献的,最起码提供了用户价值。
还有一种就是租房市场,一些公司高买低卖,通过这种方式拿到住房资源,然后再低价租给客户,但这个是有风险的,之前就有很多这种长住公寓爆仓的现象。如果资金链断裂以后,就是跑路,那租户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所以说,这是有风险的。
这样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个新鲜事物,本来借人家钱给利息是天经地义的事儿,现在整个掉个个,你向银行借钱买房子,银行还给你一定的补贴,就问你买不买,这样的好事如果放在中国市场,相信一定会 *** 很多人集中买房。
但在发达国家这种情况逐渐普遍,也就是说这跟国情和经济环境是有关系的。
从目前经济的发展形势看,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存款负利率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你把钱存入银行,你不仅不能获得利息收入,而且还要支付银行一定的管理费,这一点上也颠覆了我们的认识。
其实从深层次原因的角度来讲,发达国家经济经过了长时间的增长,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 经济消费已经成了一种必要的措施选择。一些发达国家出现零利率存款或者是负利率存款,并且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成为了一种惯例性的做法。之所以买房贷款能够实行负利率,就是由于资本市场的这种倒挂现象,存款收取6%的管理费,贷款支付0.5%的负利率,银行还是赚钱的。
综上,买房贷款实行负利率,不是银行昏了头,但是经济发展现状所致,是 *** 消费的一种手段,是活化金融资本的一个措施,也是应对当前经济衰退的一个办法。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好事,巧买不如拙卖,丹麦银行为何要推出世界首例负利率按揭贷款,其实背后的逻辑不难,因为推出负利率按揭贷款是在拯救自己。
银行推出负利率按揭贷款是在拯救自己
地产公司贷款盖房,购房者贷款买房,银行在中间两头吃利息,这中间不管是地产公司出问题,还是购房者出问题,银行都会出现亏损。但是,现在两方面都要出问题了,因为美联储加息,全世界跟随收缩货币,地产行业是一个负债很高的行业,最害怕的是失去流动性,一量流动性不好,就会面临破产的境地。
但是,如果市场上流同的货币减少,流动性必然降低,这是一定的,一方面地产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另一方面购房者交投降温,更先引发的就是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条断裂,进而引发银行坏账产生,严重的可能导致金融系统动荡。
银行推出负利率按揭贷款是在 *** 消费
丹麦是发达国家,不能用发展中国家的思维来考虑,他们头疼的不是通胀风险,而是通缩风险,负利率按揭贷款是在 *** 消费吧。如上图所示,丹麦的通胀率长年在2%以下,今年7月份的通胀率已经跌到了0.4%的水平,显然通缩在加剧。
而且丹麦的利率早就进入了负利率时代,为了 *** 消费,可以说丹麦央行是费劲心机啊。
总结:世界经济再次到了危机的边缘,为了预防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央行都在努力,不同的是发达国家面临的是通缩的危机,需要 *** 消费,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通胀的危机,因此,采取的措施不同。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