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海难需要的三件物品是什么
一:救生衣 一般救生衣都是橘黄色或者橘红色的 这样的救生衣本身就具有驱鲨鱼的功效 所以不推荐占编织的携带驱鲨药剂
二:盛水容器 这个甚至比海水淡化药剂还重要 在海中绝对不可以直接饮用海水 因为排尿的排盐比例是固定的 喝了海水 就需要排出更多的水分来排盐 在可能的情况下 喝雨水和自己的尿 比较现实 没有容器这一切都是扯淡
三:海水淡化剂 这个理由同上 但是能力有限 只能是最后的救命手段
在海上漂流怎么生存
在海上漂流时,生存的关键是保持冷静和寻找水源。可以用衣物收集雨水或者利用太阳能蒸馏海水。
食物方面,可以捕捉鱼类或者海鸟,也可以尽可能保存余粮以减少饥饿感。
船上的设备和工具也要充分利用,比如可以利用船帆截获附近经过的船只。同时需要注意保护自己免受曝晒、晕船、海怪袭击等方面的伤害,可携带防晒霜、晕车药品和紧急救生设备。
《海贼王》桑尼号上给娜美和罗宾洗澡的热水是从哪来的?不是海水吧
我们知道在海贼王之中进行航海也和现实一样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食物和水源,对于长途航海应该都算是很重要的资源,这也是为何路飞一定要找一个厨师的重要原因,因为有了厨师才会为船员合理的分配食物和水源,不然就像海贼王开头索隆的两个小弟一样,因为缺少蔬菜而得了重病。
除了食物以外,远洋航行水源也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作为爱美的女神,娜美和罗宾在船上几乎每天都会洗澡,而洗澡自然是不能用海水了,娜美桑尼号上面娜美和罗宾两人洗澡所用的水源是从那来的?
对于桑尼号上面的水源问题,确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因为这可是和船员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除了饮用,每天两位美女洗澡确实会用掉不少的水源,所以对于娜美和罗宾两人的洗澡用水来源,小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想法。
一、接取天空的雨水
我们知道草帽海贼团常年在海上航行,经常会遇到下雨的天气;那么在下雨的天气里,船上可以直接通过器具直接储存天空自然落下的雨水;这样的雨水接取虽然不多,但是合理的应用还是有可能保证船上的饮水的。
二、登陆城镇的时候补充应用水
这是大型商船的直接做法,为了保证足够的船员饮水;一般大型船只在靠近岛屿和海岸的时候都会准备一些饮用水,以备天气没有下雨的时候可以保证船员拥有干净的饮用水。虽然草帽海贼团不见得会用这种做法,但是这确实是一般远洋航行船只所常用的办法。
女人爱美,航海的女人很爱美,路飞船上的女人更爱美。航海艰苦,在每日饱经风霜、日晒雨淋后的傍晚,不奢侈一把,美美地泡一个热水澡,洗净一身的污渍和疲劳,那都不对不住自己这个将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的船上的女人。
在900集的海贼王中,虽说不是经常能看到娜美和罗宾洗澡,但相信那频率也是不会低的,大家有目共睹。并且我认为就算她俩在船上时不是每天洗一次,那至少都得两天一次吧。不说晴空万里让人汗流浃背非得洗个澡的情况,就单海上波涛汹涌,雨水沥天而下之时,不洗个澡那都会浑身不自在的,更何况是娜美和罗宾这两个小仙女。
所以,经常洗澡的情况是有的,但洗澡水是哪来的就让人有些疑惑了,毕竟洗澡水不可能是海水,不然的话和没洗那是差不多的。用储备饮用的淡水?那也经不住她们那样的洗啊,除去九人的房间、厨房餐厅、卫生间和用来装粮食潜艇可乐的储藏室后,桑尼号已经没多大的地方用来储水了,照罗宾和娜美的那种洗法,储备的水可是用不了多久的。
所以我猜测,弗兰奇的设计桑尼号中必然有采集雨水和过滤杂质的系统,而且洗澡水也可以循环利用,比如冲厕所啊,浇果树啊,汤泡饭啊。指不定山治就是用这男淫都奢求的珍泉来做饭的。想想都好羡慕啊,先说好,一人一勺不准抢。再说了,娜美不是可以造雨吗,靠自己本事弄的水,想洗多久就洗多久。
至于为什么水是热的,那好解释,就是把做饭的煤气用来烧水就行了,女人嘛,得娇养着才行。
科学家+船匠这就是弗兰奇的定位。洗澡水就是来自海水,不过通过过滤系统变成淡水了。
弗兰奇连激光、火箭炮、机器人(弗兰奇将军)都能发明出来,区区热水是难事儿?集人类智慧于一身的头脑+变态身体,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在水之都的时候,弗兰奇早把桑尼号的构造想好,当初在造桑尼号的时候肯定也想到了洗澡这个大问题。水就是从海里抽来的,经过弗兰奇发明的过滤系统变成淡水,然后进行加热,就形成了洗澡水。
区区过滤系统,难不住弗兰奇。先不谈热水,咱来看看,桑尼号都可以飞天,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END—
欢迎留言,喜欢可以关注TT君哦。
这个我们可以从桑尼号的结构中得到答案:
桑尼号是弗兰奇制造的一艘梦想之船。
在漫画中,我们更多的是知道这艘船非常结实,面对各种危险的也不会损害,而且是可以飞的,不过对于这艘船的整体结构,很多海米并不知道。
有印象的大概就是在草帽一伙刚拿到船的时候,娜美看到了她的橘子树,山治看到了他的厨房、带锁的冰箱...
事实上,这艘船非常复杂。我们可以分楼层,来详细看看
一楼:包含男生房间、水族馆、能量供应室。
二楼:包括保健室、厨房、女生房间、粮仓、鱼缸口。
三楼:图书馆、测量室、浴室(洋式的大浴场)。
为什么海上的雨水可以喝但是海水不能喝
因为海水中的含盐量通常超过人体液中的三倍以上,人如果喝海水,人体中含盐量大大增加.为了达到细胞内外浓度相等,细胞里水分将渗出,引起细胞缺水.所以海水不能直接饮用.
因为海水是一种溶液 主要溶质是NaCl 也就是通常说的盐水 不能解渴 而海上的雨水是海水蒸发出来的 是不含NaCl的所以可以喝
海上的雨水可以饮用,但海水不能饮用雨水来源于大气,是一种自然的淡水,撞上海上的盐水后并不立马变成盐水,因此是可以饮用的;而海水中含有海盐和多种矿物质,摄入过多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此外,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将海水变成淡水,如海水淡化技术、蒸馏等,来获得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
海水蒸发,水蒸汽漂到陆地上空,遇冷降水,落下的雨为什么不含盐
地球上的水分蒸发,到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在空中飘浮,就形成云。
当空气托浮不住,小水滴和小冰晶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热空气,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下,大体上就是雨的形成过程。
其中,水蒸气主要来自海水的蒸发。蒸发是汽化的形式之一,汽化是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
经常有朋友问到,海水中的盐分为什么不蒸发?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都含糊其辞,不得要领。在此只谈点个人看法,感觉也不是太难理解。
注意到蒸发是由液体变成气体,海水中的水是液态,但所含盐分熔点都较高,常温下都是固态,在海水中只是被溶解而已。既然不是液体,就不存在汽化(蒸发)的问题,所以,海水中只是水蒸发,将盐分保留下来。
【原创】对于海水蒸发,水蒸气漂到陆地上空,遇冷降水,落下的雨为什么不含盐呢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海水中有一种称之为氯化钠的物质,也叫盐分物质,能容解于海洋的液态水体之中,盐分物质不具备蒸发属性,水蒸气蒸发过程只是纯液态水体的蒸发,并不能连同盐分一同蒸发,盐分只能仍留在海洋之中。因而,天空中所降下的雨水不含盐分。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海水的蒸发并非是沸点才有的现象,在日常阳光热能的透射作用下和地球常温的状态下,都会有自然蒸发现象的发生,虽然海水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氯化钠物质,即是盐分物质,能容解于海洋的液态水体之中。但是,盐分物质不具备蒸发属性,在海水蒸发的过程中,只是纯海水的蒸发,而存在于海洋液态水体之中的盐分,是不能与纯海水一同蒸发的情况,所含的盐分只会仍留存在海洋的液态水体之中。
由此可见,海水的蒸发只是纯水的蒸发现象,蒸发后会形成纯水的水蒸气,受地表空气的压力作用,会随机漂移到天空的对流层之中,水蒸气会形成为云朵现象,当云朵在对流层之中遇上冷空气时,水蒸气会形成为冰晶自然现象,当遇到暖空气时,冰晶又会形成为纯水滴的变化现象,与此同时,水滴也产生了重力现象,并能在地心磁性吸引力的作用下,将对流层所形成的水滴吸引到地表上,这个过程人类称之为下雨的自然现象。因此,下雨的水滴,是纯水的水滴,所以,雨水不含盐分。
你看见或知道“晒盐”吗?
“晒盐”,就是海边整一个稍凹大广场,铺上蓆子,然后把海水放进来,再堵上海水进来囗子。经过太阳蒸发,蓆子上留下白白的盐。这就说明,海水蒸发时,只蒸发了水汽,留下了盐。
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没有盐的。
盐的种类很多,所有的酸碱化合物都叫盐,海水中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盐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自然条件下是不容易自然分解的,盐的溶点与沸点都很高。很多种类的盐,都可以溶解于水。海水蒸发,是海平面的温度压强,都满足水分子逃逸条件下才发生的。溶解在水中的所有种类的盐,虽然是显离子状态,可它们的自身引力依然存在,化学个性仍然不变,它们的沸点与水分子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通俗一点说,盐分子是很不活泼的,海水蒸发,盐分子是没有足够的条件去凑那个热闹的,折腾的基本上都是那些不安分的水分子,但凡事都会有例外,也有个别盐分子会中彩,它们依俯在水分子中搭上顺风车也会飘到空中,不过其数量算是微乎其微,我们根本就感觉不到,因此苦涩的海水蒸发到空中,落下的雨却感觉不到它含盐。
首先,较真地回答,雨水中所含物质,有概率会组合成盐分子,因为地球上目前还没有“纯物质”,或多或少都会含有一定杂质,只不过杂质含量大部分忽略不计。虽然海水蒸发过程中理论上带不走盐分子,但仍然会有一定比例的夹杂量,这个量有可能是万分之一,也有可能是十万分之一,所以水蒸气遇冷降水,落下的雨有概率含盐。

然后,科学意义上的回答,落下的雨不含盐,要从海水蒸发讲起,地球上的降雨形成,超90%的水蒸气都来自于海洋蒸发,但海水蒸发时并不能一并带盐分子升空,毕竟盐分子的蒸发临界点要远大于水分子。海水中含有大量钠元素、氯元素、镁元素、钾元素等,前两者组合为氯化钠便是盐,所以带给海水咸味,而像镁元素、钾元素与氯元素结合便会产生苦涩味,所以海水又咸又苦。海水除了以上几种主要元素外,还有其他大量杂七杂八的成份,但不管有多少成份,大部分都不会像水一样,可以在液态、气态之间随意转换,就算达不到100度的沸点,液态水照样可以随时随地蒸发,反观海水中所含的钠元素、氯元素,想要将其气化,温度必须达到800度以上,所以就算将海水煮开,当中的氯化钠都无法蒸发,既然无法蒸发,那降雨自然而然就含盐。

当然,这里要与海水“雾化”相区别,很多人可能会发出疑问,既然海水蒸发无法带走盐分子,那为什么进入海洋近岸500米范围内,身上会感到发黏,且轻尝皮肤咸味明显高于以往,再一个沿海50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金属制品也更容易受到腐蚀,且腐蚀源头明显是海水中的“氯化钠”,这是因为海水有雾化现象。海水在地球转动、风力作用下一波波撞击、拍岸等,这会产生大量气泡,而这些气泡破裂时会产生大量小水滴、微珠,并夹杂着盐分子弥漫在近海大气中,所以会加速周边物质腐蚀。虽然雾化与蒸发都属于物理现象,但雾化不等同于蒸发,雾化的小水滴质量比气化的水分子质量要高得多,所以雾化的小水滴只徘徊在近海周边,不会进一步升空变成降雨。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这个很好回答。
海水含盐量是很大的,主要是钙镁钠盐。这些盐溶解在水里几乎是以离子形态存在的,而难容于水的盐则会沉淀,比如 *** 钙。海水在蒸发过程中是以水分子运动形式跑到空气中的,虽然盐溶解在水中是以离子方式存在,但是水分子不能拆解这些盐类物质。比如说氯化钠,溶解后是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两种离子会和水分子组成新的化合物,比如HCLO,N aOH,N aClO。但是这些化合物及其不稳定,不断生成不断解体,不停的在转换。一但水分子要脱离团体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钠离子和氯离子不会去的,因为氯化钠更稳定。也就是说钠离子也想和水分子双飞,氯离子绝对不会答应,直接把她拽回来。实在不行就不和水分子玩了,直接析出。这也就是降水不含盐的原因。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雾。雾和水蒸气的更大区别是,水蒸气是单个水分子自由翱翔,雾是一群水分子一起玩。当一个水分子想出去玩的时候,由于遇到冷空气就会返回水面,它会拉着同伴一起出去玩儿。这时水分子们就会问氯化钠你们要不要一起玩,氯化钠欣然前往,这时盐雾就出现了。在游玩过程中水分子发现氯化钠脚步太慢了,一但被吸附,水分子就会舍弃氯化钠私奔。
我讲的够童话了吧!希望小学生也能看懂。至于分子力学,原子动力学还是扔一边吧,读者快乐就好。
台风是从海上形成,为什么在陆地下的雨不是咸的呢
首先要先明白,雨水是大量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在空中遇冷空气才形成雨水!而海水和淡水的区别就在于盐分比较多!而海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盐分和水,盐分是离子晶体,而水是水分晶体!而离子晶体沸点高于分子晶体!所以当水达到沸点时,盐分还没有达到!顾只有水蒸发了,而盐没有蒸发!所所以降下来的只有淡水!和台风没有多大关系!
台风是一个大气璇,所以大家有时候在认知的时候会有些误解,认为台风就是一个特大号的龙卷风。而龙卷风,在中国外号叫做“龙取水”,是指的龙卷风的根部在吸水。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气旋,并不直接在海里抽水,它只是把海洋上空的空气带动。而海洋上空的空气是很湿润的,那是太阳在做蒸馏水的之一步,蒸馏水当然不会咸啦,所以雨水相当于蒸馏水出身,即便在空气中遭遇别的杂质,也远远达不到盐水的程度。
所以,台风带来的雨水不会是咸的。
谢邀!台风来时和走后,受台风影响的地区,往往大雨倾盆,这时有一部分雨水是直接由台风旋转带起的海水,和大气层中云层雨水一超落到地面上,这时雨水是淡的,被台风带引上空的海水是有含盐成分的,只不过这分雨水占的比例较小,大气层中的水份大都是陆地上的水蒸发的,平常海水被蒸发到空中也是淡的,盐分子的比重大于水分子,所以被蒸发到空中的只是水分子,在空中,云层中的盐成分(氯化钠)含量较少,所以从空中落下的雨水感觉不出是咸的。
这要从台风形成的原因来说拉:
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
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按其结构和带来的天气,分为台风眼、涡旋风雨区、外围大风区三部分,从中心向外呈同心圆状排列。台风眼位于台风中心,直径约5~10公里。台风眼内盛行下沉气流,故天气睛朗,风平浪静。台风眼外侧为涡旋风雨区,这里盛行强烈的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浓厚的云层,出现狂风暴雨,风力常常在12级以上,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区域。再向外为外围大风区,风速向外减小,风力通常在6级以上。台风过境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登陆后,可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
简单的说:就是台风本身带来的雨水也是蒸发来的,试问:蒸馏水有咸的吗?没有,因为蒸发不会蒸发盐分,常温下盐是不可以蒸发的,而水可以,聚集的多了,形成积雨云,随着台风来了,便下雨啦!
回答这个问题之间,先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次贝爷被扔到了纳米比亚的西海岸。这里有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骷髅海岸”。因为这里暗礁特别多,船只容易触礁发生沉船事故,侥幸逃生爬上海岸的船员又面临着干旱缺水的沙漠。面对着满是水的汪洋大海却不能喝一口,因此极少有人能够在此地生还。
图示:纳米比亚西海岸“骷髅海岸”
贝爷在此地给我们演示如何在这干旱荒凉的死亡地带获取可以弄的淡水。他将海水倒进一个沙坑里面,甚至又把他那排出体外的宝贵体液也浇上了。然后把杯子放在坑里,上面盖上一层捡来的塑料薄膜。过了一两个小时左右杯子里面就有了可以喝的淡水了。
相信大家都看出了这其中的科学道理。贝爷制造的了一个简单的海水净化器。海水因为含有大量的盐分而又苦又涩,根本无法直接饮用。但是通过太阳的热量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水蒸气遇到塑料薄膜后凝结成的水分就是淡水,就可以喝了。
图示:台风
回到问题上来,台风从海上形成没错,台风携带的大量水分也是来自海洋。海洋中的水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变成水蒸气上升到了空中形成了大片携带水分的积雨云。在这个过程中,海水中的各种盐分矿物质却留在了海水中,没有一起升到空中。因此天空中的积雨云伴随着台风来到陆地上,形成降雨自然就不是咸的了。这个过程就像海水晒盐,水分蒸发掉了,留下的是海水中的盐。
发表评论